網(wǎng)絡社群抵抗技術的話語想象和在地實踐

2023/03/06-16:35 來源:中國傳媒科技

網(wǎng)絡社群抵抗技術的話語想象和在地實踐

 

 

(長江師范學院,重慶  408100

 圖片9.png

 “碼”上閱讀


  要:【目的】關注技術時代人們的生存境況,展現(xiàn)人技交涉的日常圖景和具體細節(jié),反思人與技術的關系。【方法】文章以豆瓣反技術依賴小組為研究對象,以組內發(fā)帖為研究資料,以話語分析為研究方法,在線考察網(wǎng)絡社群抵抗技術的話語和想象,展陳他們抵抗技術的在地實踐,解讀其賦予抗爭行動的意涵?!窘Y果】研究發(fā)現(xiàn)個體不僅能察覺技術體系對自身及個人生活的滲透、侵蝕和異化,還能反身性地審視技術的影響和人技關系,主動探尋抵抗技術依賴的具體戰(zhàn)術?!窘Y論】技術抵抗的話語想象是糅合具身經驗、傳媒話語和學術理論的混合物,為實施抗爭行動構建了合法語境和合理邏輯。反技術依賴的在地實踐是一場涉及話語討論、媒介銘刻和具身行動的自我救贖。

關鍵詞:網(wǎng)絡社群;人技交涉;技術抵抗;話語想象;在地實踐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34202301-015-10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3.01.002

本文著錄格式:劉婷.網(wǎng)絡社群抵抗技術的話語想象和在地實踐[J].中國傳媒科技,202301):15-24.

基金項目:本文為重慶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體物入微:媒介研究的身體維度”(項目編號2020QNCB55)、重慶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遮蔽與凸顯:傳播學研究中的身體”(項目編號:20SKGH222)的研究成果。

 

導語

當技術締結成碩大無朋的體系,成為人們棲居的基礎設施、生存的基本框架,身陷技術綿密大網(wǎng)之中的微小個體能否察覺自身的境況、領悟技術的影響呢?當技術體系滲透生活世界,個體如何把各種技術融于日常生活之中?如何認知與想象無處不在的技術,又如何與無處不在的技術相處?與探討技術進步的宏大敘事、批判技術意識形態(tài)的抽象話語不同,在關切技術時代人類生存境況這一主題下,本文試圖通過探尋上述問題來深入考察個體與切身技術的日常相處,揭示他們對技術的認知和想象。

雖然技術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席卷全球,并以不可抗拒之勢裹挾無數(shù)的微小個體。但有豐富的證據(jù)表明,技術全面鋪展并非一帆風順,毫無阻力。即使以便利為誘因,吸引人們對其敞開懷抱,技術的正效應也無法完全遮蔽其缺陷和不足。對技術的抗爭有如一股暗流,深潛于日常生活的無數(shù)角落,伺機壯大聲勢,發(fā)起攻擊。無處不在卻備受忽視的抵抗戰(zhàn)術表明,個體努力在技術邏輯和自我意志之間、在技術統(tǒng)治和生活世界之間維持一種張力,以防被技術窒息和徹底異化。這些無名者的行動策略和抵抗藝術為考察技術社會中的人類生存境況和精神狀況蹚出了一條進路,也為思考人與技術的關系提供了新視點。

1.文獻回顧:日常生活中的技術抵抗

馬歇爾·麥克盧漢認為,技術作為人體的延伸,引入了新尺度,創(chuàng)造了新環(huán)境。它們產生的社會和心理影響會被所謂的自戀式麻木綜合癥減緩。這使得個體不僅對技術的影響無意識,還對新環(huán)境渾然不覺。在麥氏看來,具有整合性意識的藝術家能夠敏銳地察覺技術帶來的變化,只有他們能夠承擔喚醒與救贖大眾的希望和重任。與之類似,赫伯特·馬爾庫塞認為,技術體系不僅把大眾異化成麻木不仁的人,還會將之規(guī)訓成單向度的人,在潛移默化之中消解個體的批判能力和抵抗實踐。普通個體耽溺于技術帶來的虛假滿足,被收編整合到技術體系和技術統(tǒng)治中。作為抗議邏輯的否定性思維被技術合理性逆轉成肯定性思維,這意味著大眾自愿放下了批判的武器,放棄了尋求替代性選擇的機會和獲得解放的終極目標。在馬爾庫塞的悲觀論調中,技術體系及其統(tǒng)治似乎是鐵板一塊,并未給大眾留下自我覺醒和抗爭的余地,遑論個體的自我救贖和解脫。

然而,某些研究者深入日常生活的脈絡,考察個體使用技術的在地實踐,揭示了截然不同的圖景:技術用戶并非毫無抵抗、喪失能動性的被規(guī)訓客體,而是積極主動的技術馴化者、文本盜獵者、施展游擊戰(zhàn)術的抵抗者。通過對電視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考察,羅杰·西爾弗斯通解蔽了這種媒介技術被安置到家庭空間并被整合到日常實踐中的過程和路徑。他把家庭對新技術產品的接納視為一種馴服過程,具體展示了人們消費電視的行動,以及把電視納入到日常生活軌道的種種努力。由此論證了,新的技術形式不會被簡單地吸收,而它面對日常生活時也不會保持原樣。珍妮斯·拉德威對女性讀者閱讀浪漫小說的實踐研究表明,看似平淡無奇的閱讀行為實則蘊含反抗的意味,被這些女性讀者視為一種獨立宣言。拉德威努力提出充分的論據(jù),證明了在女性被禁錮于為他人提供照顧和情感滋養(yǎng)的傳統(tǒng)角色和社會期待之中時,閱讀浪漫小說成為個人反抗某種處境的一種形式。米歇爾··塞托把這種閱讀行為描述成通過使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滲入文化正統(tǒng)性的縫隙而對前者施加詭計。他贊賞這種放肆偷獵行為所映射出的主體性和生產價值,譽之為詩意操作。顯然,與心懷恐懼和憎惡的勒德分子大張旗鼓打砸、破壞機器的激進式抵抗行為不同,微觀個體的抗爭實踐更加幽隱迂回、掩人耳目,并與其他社會實踐相互交融,難以剝離,共同整合到了日復一日的慣常生活中。這些個體在自身生活空間沉默上演的抵抗戲劇并不引人注目,因此經常溢出了研究者的觀察范疇。

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電腦、手機、社交媒介、大數(shù)據(jù)、算法推薦等信息傳播技術全方位地滲透至日常生活,人們切身體會到了它們帶來的便利,也親眼見證了它們對生活模式的重構。技術的物質性、可供性及其正負效應都在人技互動的日常接觸中逐漸顯現(xiàn)出來,并被人們體認、捕捉,轉譯成質樸的認知和想象,進而可能觸發(fā)對使用實踐的反思。認知層面的轉變與對技術負效應的親身體驗糅合在一起,可能成為個體產生抵抗意識和行為的促動因素。有研究發(fā)現(xiàn),為了擺脫加速主義、永久在線、永久連接、手機成癮等問題,抵抗手機以實現(xiàn)斷聯(lián)、減速和脫癮已成為某些人的生活方式。還有研究表明,即便是在年齡低下、缺少社會經驗的青少年群體中,也存在抗爭技術的行為。有學者就發(fā)現(xiàn),青少年會運用其能動性來理解、參與、體驗算法的可能性,并基于對算法的經驗實施抵抗算法的行動。事實上,對技術的依附和抵抗往往并存,甚至交替發(fā)生。這意味著抵抗可能斷續(xù)進行,是即興之舉,極有可能突然終止,再無下文。

上述關于技術抵抗的不同觀點并非相互矛盾,相反,它們碎片式地展現(xiàn)了日常生活中多樣化的抗爭實踐和圖景。這提醒研究者們警惕片面視角的局限和二元論的不合時宜,強調深入日常生活的肌理進行貼地觀察的必要性。與技術抵抗的實踐相呼應,相關的研究日漸增多。已有學者關注了媒介不使用、社交媒體倦怠、數(shù)字排毒、數(shù)字簡化等社會現(xiàn)象和問題,或直接或間接地涉及了技術用戶的抗爭行為,分析了抵抗的原因和具體做法。然而,現(xiàn)有研究對用戶的技術認知話語分析較少,對其抵抗實踐的相關細節(jié)較為忽視,對抗爭行為的意義挖掘不夠深入。本文認為,渺小個體面對碩大無朋的技術體系所施展的抵抗戰(zhàn)術展示了弱者的藝術,這是個體自身的抗爭敘事,是沉默抵抗的生活詩學,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微觀政治,值得深入探究和細致分析。

2.研究設計:網(wǎng)絡社群的反技術依賴

數(shù)字平臺上以反技術依賴為共同目的匯聚而成的社群為考察對象,可以為日常生活中普通民眾的抵抗實踐,提供豐富的資料。社群成員們不僅分享了日常使用技術的切身經驗和體會,還公開討論了對某些具體技術形式和抽象的技術體系的認知。此外,部分成員還開展了反技術依賴的自我挑戰(zhàn)或試驗,并以打卡記錄、發(fā)帖總結等自我報告的形式披露了在地實踐的具體情況、心得體會、結果成效。本文認為,這些公開發(fā)布的內容可以作為研究資料來考察抵抗者與技術互動的日常圖景、具微細節(jié)、親身體會。某種意義上,貼近日常生活的真實境況,從具體的情境與脈絡去了解個體如何在實踐中整合/挪用技術、安排生活、安頓身心,有助于跳脫二元論框架的桎梏,克服技術決定論和社會決定論的片面。在一種持續(xù)的張力之中,盡可能全面地展現(xiàn)人與技術的多維面向、人技互動的多種細節(jié)、人技關系的錯綜復雜。

本文以豆瓣社群反技術依賴小組為考察對象,以組內發(fā)帖及評論回復為研究資料。該小組于2021525日創(chuàng)建,成員規(guī)模有34952人,發(fā)帖數(shù)量為443條(檢索時間為2022825日)。根據(jù)創(chuàng)建者的初步設想和粗略規(guī)劃,組內主要發(fā)布3種內容:實踐打卡類,分享自身的抵抗實踐戰(zhàn)術、心得體會;日常觀察類,分享自己所觀察到的技術依賴現(xiàn)象,進行思考和討論;理論探討類,分享關于技術的認知、觀點或討論。除此之外,實際上還有其他類型的發(fā)帖:求助類,尋求組內成員的幫助以獲得知識或經驗;招募類,為了完成研究任務尋找調查或訪談對象;與小組主題無關的廣告等其他發(fā)帖。經過逐條閱讀,篩選過濾,本研究最終確定191條發(fā)帖為分析對象。本文主要以發(fā)帖內容和貼后回復為文本,通過話語分析來考察社群成員對技術的認知與想象,耙梳總結他們實施抵抗的個人戰(zhàn)術,展現(xiàn)其在地實踐的具體細節(jié),解讀其抗爭的內在意涵。

必須指出的是,本文的研究對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研究對象具有年紀輕、學歷高的特點。這個群體具有豐富的技術使用經驗,并且能夠反身性地審視自己的實踐活動。年長以及更為年幼的群體并不在本研究的考察范疇之內。其次,研究對象自認對技術存在不同程度依賴,自身行為有待矯正。他們對技術的態(tài)度較為務實,并非徹底的棄用者,而是對技術心懷矛盾的微抵抗者。此處,具有3層含義:相較于技術體系的龐大規(guī)模和強大力量,用戶是實力微弱的渺小個體;相較于有組織、成規(guī)模的社會動員式抗爭,個體的抵抗實踐是微小、瑣碎、未成規(guī)模、不成體系的;相較于顛覆式的解放抗爭,個人的抵抗是對自身生活和實踐的微調。最后,研究對象實施抵抗的技術都是信息傳播技術,主要包括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電腦、社交媒介、各類App、大數(shù)據(jù)、算法推薦、搜索引擎等具體的技術形式。其中,反對手機依賴的討論最多?;诖?,本研究對象的技術抵抗實踐有其特定的語境及自洽邏輯:技術(過度)依賴被該社群成員賦予了消極內涵,有待理性的行動主體進行檢視和矯正,以此為動機或出發(fā)點,技術抵抗便順理成章且勢在必行。鑒于研究對象的技術抵抗涉及意識層面的自我覺醒和行為層面的自我試驗,下文將分別具體考察其技術抵抗的話語想象和在地實踐。

3.常人的智慧:抵抗技術的話語想象

眾所周知,對技術的認知和想象會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響主體的使用行為。那么,用戶如何認知技術呢?社會心理學主張,認知是涉及知覺、學習、強化的過程。就認知技術而言,則包含對技術物性、可供性、關系、歷史、影響等方面的體認和理解。對豆瓣反技術依賴小組的在線考察發(fā)現(xiàn),社群成員關于技術的話語想象乃是糅合具身經驗、傳媒報道、學術理論的混合物。

具體而言,個體對技術的認知至少有3種來源:其一,個人層面的具身經驗是用戶了解技術的直觀途徑,由此形成關于技術的質樸知識。人與技術的互動是一個身體與技術物密切交會的過程。在這個體物入微的過程中,身體及其感知系統(tǒng)被調動起來體驗和認識技術的各種特性。有用戶就坦稱,我很少接觸相關的理論與書籍,單純是憑借內心的感受去評判和處理那些技術濫用而產生的問題。某種程度上,這種一手的切身經驗成為個體安置技術的重要依據(jù)。其二,大眾傳媒對技術的解讀以公開報道的形式傳播給個體,并被后者以不同形式進行譯碼、剪切、吸收和內化。換言之,個體通過傳媒報道學習關于技術的知識,媒體以持續(xù)不斷的信息流塑造人們對技術的認知和想象。例如,談話類節(jié)目《十三邀》對話吳國盛教授,探討科學技術相關的話題,就被該小組用來延伸探討互聯(lián)網(wǎng)對肉身的漠視”“技術/算法背后的價值觀等具體的技術問題?!侗O(jiān)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之類的紀錄片也被該組成員用來提升對技術負效應的認識。其三,有關技術的學術話語通過閱讀實踐,被個體不同程度地接收和挪用?!度后w性孤獨》《劫持》《數(shù)字極簡主義:在嘈雜的世界中選擇專注的生活》等書籍被組員相互推薦,用于加深和拓寬對技術的認知。馬爾庫塞、麥克盧漢、海德格爾、呂西安·塞弗等學者的技術觀點引發(fā)了部分成員的共鳴,成為他們理解技術的參考理論。某用戶就受啟于海德格爾的技術觀,感悟我們現(xiàn)在的世界就是被現(xiàn)代技術遮蔽的世界,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經過現(xiàn)代技術所篩選后的世界,例如大數(shù)據(jù)的精確推送。學術話語擴張至日常生活的場域,相關理論不僅成為批判技術的武器,還成為制定抵抗戰(zhàn)術的靈感和指南。力薦《被偷走的專注力你為何無法保持專注——以及如何重新深入思考》一書的用戶就發(fā)帖聲明,由于推薦的書籍內容非常震撼,個人認為非常有必要在相似的小組宣傳,越多人了解,就更能以平穩(wěn)的心態(tài)對待反技術依賴這件事,不會陷入自責等不利于心理健康的陷阱里。

總體而言,個體關于技術的認知和想象具有鮮明的主觀色彩,是碎片化的、零散的,不成體系,且不斷變化,是感性經驗與理性思考、直覺認知與理論學習的混合產物。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質樸的經驗式斷言映射出個體對技術影響、角色、地位等抽象問題的具體認知和想象,閃耀著常民的智慧。

3.1   對技術異化身體的自我覺知

從反技術依賴小組的創(chuàng)建宣言,到成員發(fā)帖的自我披露,都指明對技術負效應的親身體驗和日常觀察是激發(fā)他們發(fā)布抵抗聲明、發(fā)起抵抗行動的直接原因。創(chuàng)建者直言,技術對生活的全方位滲透造成了難以評估的影響,在享受技術的便利和好處時,有必要對其隱憂保持警覺,因為當我們過多地依賴技術時,自身其實更為孱弱了,無論是身體機能上的,還是社交關系上的,還是思維能力上的,等等。部分成員在以打卡實踐的形式發(fā)布個人抵抗宣言時,就是以敘述其遭受技術異化的親身經歷和體驗作為開篇。這促使他們重新審視習以為常的技術形式,并敦促自己開展行動抵抗異化。某深度依賴手機的成員報告,其已察覺手機難以離手,且能感受到身體發(fā)出的警告信號”“想要和混沌的生活告別,因而發(fā)起了一次自我試驗。由此觀之,源于具身實踐的個體經驗被用戶轉譯成對技術影響的樸素認知,進而可能激發(fā)其意識和行為層面的抗爭。

從發(fā)帖內容來看,社群成員覺知技術異化身體的自我報告俯首即是。發(fā)帖者往往基于個人視角和親身經驗來披露異化的多種證據(jù)和細節(jié)。這種展示主要聚焦于3個方面:第一,生理層面。技術導致了糟糕的健康狀況。這包括視力下降、不良姿勢、頭暈、頭疼、疲勞、失眠等生理問題,還包括焦慮、緊張、抑郁、沮喪、失落、內耗等心理問題。例如,有用戶就具體袒露了自身的實際情況:首先,我近視了,現(xiàn)在雙眼七八百度,輕微散光。其次,因為長期熬夜,身體內分泌紊亂,激素水平不穩(wěn)定,我有多囊,二月做了乳腺纖維瘤切除手術,百度了一下這些大概率都是熬夜導致的,那為什么熬夜呢,玩手機唄。臉上長期掛著濃重黑眼圈,面色暗黃,痘痘此消彼長。還有,因為長期玩手機的不良姿勢,我的脊椎也不太舒服。還有用戶因擔心失聯(lián)或錯失信息而焦慮,覺得自己仿佛是脫軌的一節(jié)火車”“擔心自己跟不上別人的節(jié)奏和步伐。然而,當用戶意識到自己對技術的過度依賴或不當使用時,又會陷入指責自己浪費了時間”“虛度了生活的內耗中,感覺很糟糕”“后悔”“愧疚。第二,認知層面。技術削弱了思辨能力,降低了專注力和耐心。有用戶觀察到,現(xiàn)在人越來越著急了,看視頻開1.5倍速,看不了大段文字,仿佛失去了耐心一樣特別焦急。有類似體驗的用戶感嘆短視頻真的會大幅降低思考能力,耐心程度斷崖式下降。還有用戶坦承自己消費信息時一般不過腦子地全盤接收。有人將之描述為腦子像一個上了銹的齒輪,不能思考,只能被動接受。結果是記憶不深刻,所有的事情、情緒就好像曇花一現(xiàn),剎那一下子就沒有了,還可能導致“信息繭房”效應,接受異議的能力變弱了,看問題越來越兩極化,且逐漸極端。另外,技術的黏性吸引了用戶的注意力,導致其難以專注,經常五分鐘就想拿起手機來看一眼。第三,行為層面。一方面,技術黏性增強了行為上癮,讓用戶耽溺其中,不可自拔。諸如閑著沒事就刷手機/微博/短視頻/朋友圈的慣性行為就是例證。另一方面,技術有時助長了惰性,退化了人的某些身體技能。小組創(chuàng)建者敏銳地洞察到技術對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重塑和清除,及其對人的某些技能的鈍化,由此明確提出本小組不是反對所有的技術,而是想反對過度依賴技術而造成自己某些能力的退化,以及沒有某個/某些巨頭公司生活就完全不行的局面。有用戶就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失去某些必備技能了,不依靠電子導航就不能辨識方向,頓生一種挫敗感。還有不少用戶報告自己失去了應對無聊的能力,以至于沒有手機的話就不知道該做什么。事實上,成員們發(fā)現(xiàn)對抗技術依賴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如何在擺脫技術依賴和應對技術剝奪之間找到平衡點。這不僅需要人們積極尋求可行的替代方案,還需要人們重拾或培養(yǎng)某些無需技術輔助的技能。顯而易見,上述異化效應打破了個體對技術的美好想象,迫使其正視技術的兩面性,反省個人對技術的既有認知。基于此,反對(過度)技術依賴,抵御技術異化,就關乎個人健康和切身利益,尤為緊迫。由此,技術抵抗在個體層面被賦予了自我救贖和解放的哲學意涵。

3.2   對技術異化生活的日常體察

除了意識到技術對個人身體的異化之外,察覺到技術對生活的異化是個體抵抗技術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同樣,這也是在微觀的個人生活層面展開。技術在生活世界中的擴散并非一蹴而就,且不易察覺。發(fā)帖者披露,自己主要是通過審視和體察個人生活來感知和反省技術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在日常的使用實踐中,他們親身體驗到了技術帶來的便利、滿足和快感。很大程度上,技術的正反饋強化了其黏性,吸引用戶主動接觸,繼而在反復的使用過程中固化人的某些行為模式,促使其養(yǎng)成某種特定習慣。由此,技術以人為媒介,以身體為錨點,嵌入日常生活,定位在社會結構中。麥克盧漢敏銳地洞察到,新技術會對初次接觸者產生強烈的感官沖擊,等到整個社區(qū)都把新型的感知習慣吸收進工作和交往的各個領域之后,初期的震撼也就冰消雪融了。然而真正的革命才拉開序幕:為了把新技術納入并整合至個人生活的脈絡之中,個體將進入一個漫長的調整階段,即重新安排實踐活動,重塑生活秩序,使之與新技術契合匹配。顯然,當個體的實踐行為發(fā)生變化時,其生活圖景也會隨之改變。而技術對個體生活的改造,顯見于日常普遍的移動支付、掃碼點餐、外賣到家、掃碼出行、電子導航、算法推薦、云端交友、在線會議、網(wǎng)絡課堂、線上掛號、遠程問診、電子監(jiān)控、人臉識別等諸多方面。技術以不易察覺的方式強勢地將自身邏輯植入生活世界,迫使個體及社會以之為基底來安排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由此重構個人及社會生活的基本圖景。通過擠壓或排斥其他不以技術邏輯為底色的生活方式和實踐活動,技術會對未接納它的個人、群體、組織或社會施加壓力,敦促其敞開懷抱。

然而,技術讓生活變得更好了嗎?答案顯而易見。反技術依賴小組的成員們都不是尼爾·波斯曼所謂的技術獨眼龍。他們既目睹了技術的光明面,也察覺到了技術的黑暗面。就像某用戶所披露的,在體驗科技益處的同時,也在層出不窮的新產品中,在沒完沒了的更新中,感到亂花漸欲迷人眼,疲憊且無所適從。不可否認的是,技術正效應拋出的糖衣炮彈會在某種程度上遮蔽其負效應,使得用戶在某些時期對技術的負面影響存在短視或無視的情況。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用戶無法識別技術掩人耳目的把戲。本研究發(fā)現(xiàn),當用戶在某些契機下觀照和審視個人生活時,能夠察覺技術對其生活的塑造和影響。具體來說,反技術依賴小組成員書寫技術異化生活的話語主要有兩種:一是描繪以技術為中心安排各類實踐的個人生活景觀,展現(xiàn)技術的全面滲透和深刻嵌入,指控技術對日常生活的全面接管。有用戶就報告,以前手機僅是輔助性工具的存在,使生活變得更加便捷?,F(xiàn)在手機主導了生活的全部,一天都在手機上,一直都在手機上。對此,有用戶就洞悉技術是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環(huán)境”“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以技術的方式組織起來。……我們沒有權能拒絕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在此環(huán)境中,我們的目的、手段、目標、行為、活動、激情,以及夢想與欲望,通通都需要通過技術被聯(lián)結起來并需要通過技術得到實現(xiàn)。因此,不少人發(fā)帖哀嘆技術控制了生活,希望以實際行動進行抵抗,做回自己生活的主人,重奪生活的掌控權,找回向往的生活。二是指摘某種具體的技術形式與社會結構耦合并制度化之后,產生難以抗拒的強制力和約束力,迫使個體不得不擁抱技術。例如有用戶就把微信描繪成萬惡之源卻又不可或缺,直陳自己的矛盾心理:有時候真的很想把微信刪掉,但是這真的不可能。每天要聯(lián)系別人,接收通知,而且一旦刪掉,很多記錄可能會有找不回來的危險。類似的話語還見于對手機的控訴:去醫(yī)院,去坐車,去玩,什么都要手機!為什么方便的東西最后總變成強制性!顯然,技術烏托邦的理想與技術異化生活的現(xiàn)實之間存在巨大落差,這激發(fā)了個體對生活現(xiàn)狀的不滿和憤懣,刺激其尋求出路以改變現(xiàn)況。由此,反技術依賴的抵抗行為再次在個人層面被賦予了合理性和必要性。

3.3對人技關系逆轉的審視檢討

當成員們自曝技術異化的具體事實和確鑿證據(jù)時,會或間接或直接地觸及到人與技術的關系這一抽象的形而上問題。從他們的敘述話語來看,在其慣常的想象中,人是理所應當?shù)募夹g使用者、控制者,因此,人技關系的應然模式是主仆關系、使用者工具關系、控制者被控制者關系。換言之,人是技術的尺度,凌駕于技術之上,而非相反。然而,從自身的檢討和審視中,用戶驚訝地發(fā)現(xiàn)了技術的僭越,以及人技關系的逆轉。手機代替了腦袋”“被手機牽著/支配/控制/綁架”“被技術圈養(yǎng)/操控/侵蝕”“淪為工具人”“主體性地位動搖等話語就是發(fā)帖者描繪自身與技術關系的常見修辭。鑒于此,有人聲明,反技術依賴的實質就是反對技術的控制,捍衛(wèi)人的主體性地位,掌握主動權。事實上,對人技關系逆轉的想象和認知主要基于對技術異化的親身體驗和日常觀察。此外,還受到在公共領域傳播的相關傳媒話語和學術話語的影響。某些帖子就透露,《黑客帝國》《黑鏡》等影視劇呈現(xiàn)技術宰治的情節(jié),以及某些學者對技術統(tǒng)治的批判,為他們檢視人與技術的關系及其兩者地位的變化提供了具體的想象。

從網(wǎng)絡社群的討論來看,成員們對人技關系逆轉的歸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指向自我,認為個人的自控或自律能力不足,在技術依賴或技術上癮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喪失了掌控權。由于墮落快感遠勝于正面情感的反抗,因此即便是理性的韁繩也無法約束沉迷技術的失控行為。另一種則指向了技術,認為技術背后的研發(fā)者以營利為導向,洞悉人性的弱點,主動迎合人們的喜好,想方設法增強技術的黏性,培養(yǎng)用戶無意識地養(yǎng)成依賴技術的習慣,進而主動或被動地讓渡控制權。雖然上述歸因只是基于個體經驗的主觀判斷,缺乏嚴密論證,但這些簡單的因果推論成為他們制定抵抗戰(zhàn)術的重要依據(jù)。已有研究證明,手機抵抗策略就與人們的責任歸因密切相關。雖然有成員自覺無法完全掌控無處不在的各種技術,也無力對抗龐大的技術體系,退而求其次希望與技術締結平等關系,和平相處。但是,反技術依賴小組的成員們都在不同程度上對自身與技術在當下的關系存在不滿?;诖耍夹g抵抗的第三層含義就是對人技關系逆轉的撥亂反正。

不難看出,陳訴技術異化的親身經驗、羅列技術依賴的事實證據(jù),是反技術依賴小組討論技術認知的主導話語。這為抵抗技術的主張和實踐提供了合法的語境,賦予了拯救自我的意涵。值得注意的是,反技術依賴的公開討論內嵌著一種應然實然的思維框架和話語邏輯。在描述技術的現(xiàn)實角色、實際用途和影響的修辭中,隱含著對技術應然的角色、目的、效應的個人想象和期待。顯然,現(xiàn)實差強人意。成員們的在線敘事描繪了某種由于技術主導而失控、混亂、空虛的生活景觀,刻畫了一幅處于失衡或不協(xié)調狀態(tài)的自我畫像。而導致這種失調的深層原因是個體認知與行為的不一致,亦即反對技術依賴的認知與過度依賴技術的行為現(xiàn)狀之間存在矛盾和錯位。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汀格認為,這種認知失調狀態(tài)在心理上是令人不舒服的,因而會驅使個體去達到協(xié)調狀態(tài)。就此而言,反技術依賴小組的抗爭是微小個體在被技術體系深刻嵌入的生活世界中努力錨定自我、安頓身心、尋求平衡的行動。

4.微民的藝術:抵抗技術的在地實踐

如上文所述,反技術依賴小組對技術的討論主要聚焦于技術的消極影響及其具體表現(xiàn)。這些話語是糅合具身認知、媒體觀點、學術理論的混合物,是個體關于技術認知和想象的主觀表達。通過公開發(fā)帖的形式,成員們在網(wǎng)絡社區(qū)這一虛擬空間完成了對自我境況的觀照、檢視和反省,同時也把這種內省媒介化地對外呈現(xiàn)。這既是對具身實踐的媒介銘寫和傳播,又是對群體身份的建構和確證。在陳述自身經驗的過程中,個體構建了技術抵抗的合理語境和因果邏輯,為實施具體的抗爭行為進行了鋪墊。某種意義上,這種媒介化的自我披露是個體書寫救贖敘事的開篇,是其拯救自我行動的公開宣言,也是以抗爭姿態(tài)對技術體系發(fā)出的戰(zhàn)斗檄文。網(wǎng)絡社群所在的虛擬平臺為考察日常生活中的技術抵抗提供了觀察空間,反技術依賴小組的話語生產為了解成員們的在地實踐敞開了窗口。下文將基于反技術依賴小組中的實踐打卡”“經驗分享這兩類帖文,展示并分析成員們開展抵抗實踐的具體情況和細節(jié)。

4.1   構筑抵抗技術的場域

反技術依賴小組的抵抗實踐是在兩個不同的空間展開的:一個是網(wǎng)絡社群所在的線上虛擬空間。成員在此主要進行話語生產,即媒介銘寫實踐。這包括對過往技術使用經歷的回憶、對當下抗爭行動的監(jiān)測和記錄、組內成員間的評論和互動。另一個是成員生活的在地物理空間。這是個體開展抵抗行動、施展各種具體戰(zhàn)術的主陣地。相較而言,這是一個隱秘的個人私域空間,個體在此的具身行動是不公開的、不引人注目的。對個體而言,技術抵抗就是一場自我試驗、自我挑戰(zhàn),是孤軍作戰(zhàn)。只有通過媒介化的自我呈現(xiàn),才能讓他人看見。因此,發(fā)布打卡記錄、經驗盤點就讓發(fā)生在私域語境的在地實踐從不可見變得可見。這種可見性對發(fā)帖者至少有3重意義:其一,滿足個體分享傳播的欲望;其二,在評論、點贊等互動反饋中,獲得社會支持;其三,把社群的關注轉譯成外在的監(jiān)督,敦促自己堅持抵抗。

基于此,可以辨識出反技術依賴小組抗爭的行為模式:在線發(fā)布抵抗宣言、目標、策略、戰(zhàn)術——線下開展自我試驗——線上定時打卡記錄、分享行動進度和結果——線下實踐——線上記錄……如此反復,直至抵抗中斷或結束。經由此,成員們在不同空間遷躍、穿梭,以自身為錨點,把兩個空間串聯(lián)起來,構筑了個人抵抗技術的場域。這個場域根植于技術體系深嵌的個人生活世界,并非封閉的空間,而是與其他場域相互交纏和滲透。它為個體的抵抗實踐提供條件,同時也進行限制和約束。

4.2   實施抵抗技術的戰(zhàn)術

從在線發(fā)帖來看,雖然某些情境下不得不屈服于技術的結構性壓力,但是個體會在技術體系的縫隙中尋找抗爭的機會和空間,嘗試在與技術的斡旋中獲得片刻喘息和少許自由。成員們的自我披露表明,實施技術抵抗的戰(zhàn)術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戰(zhàn)術的安排并非隨機的、任意的、毫無章法的。相反,個體對戰(zhàn)術的考量有一套自身的邏輯和流程:辨識自己面臨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明確抵抗目標細化抵抗內容針對性地安排具體戰(zhàn)術。具體地說,反技術依賴小組的總體目標是反對(過度)技術依賴,成員的目標則因人而異。有諸如戒斷網(wǎng)絡沉迷”“防止手機/屏幕上癮”“抵抗算法推薦”“正確使用手機”“把不玩手機搞成一種習慣”“找回理想的生活”“從工具人進化為使用工具的人等相對寬泛的目標,也有戒掉豆瓣/小紅書/微博/淘寶”“卸載游戲及社交App”“記錄手機使用時間”“減少屏幕時間”“戒掉睡前/碎片化時間無意義刷手機等較為具微的目標。這些目標是成員對個人情況進行自我診斷后的產物。

進一步的戰(zhàn)術部署既要緊扣目標,以之為導向,對癥下藥,又要隨著實踐效果而靈活調整??偟膩砜矗挚剐袆拥囊际?/span>破舊立新,一方面破除既有的自認為不健康、不理性、不正確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樹立或培養(yǎng)新的、健康的、理性的、正確的行為習慣。抵抗戰(zhàn)術的安排涉及思想和行動兩個領域。思想層面的戰(zhàn)術包括通過有意識的觀察自我警戒、通過反復的內省澄清自我存在的意義、通過理性的批判抗拒技術的誘惑、通過自我暗示技術的負效應擺脫依賴、在抵抗行為遇阻時自我鼓勵和開解、定期復盤實踐進度,等等。有成員在分享成功戒掉電子設備的辦法時,首先就提出要調整認知,建議打破以往的思維反應鏈,從心底里認識到,玩手機并不能給人帶來真正的快樂。我們要清楚,那些快感不過能持續(xù)幾秒而已,停下來后就只剩下無盡的虛妄,并不能給你帶來長久的滿足感和快樂,只是在消耗自己的時間和生命罷了。此種觀點背后的邏輯是相信思想的改變,就會帶來行為的改變。這就為學術話語通過閱讀實踐滲入網(wǎng)絡社群的在線討論提供了解釋。行動層面的戰(zhàn)術則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研究就具體總結了抵抗手機的各種戰(zhàn)術:通過斷網(wǎng)斷電關機鎖機、物理隔離、屏幕設置、時間管理的方式擺弄手機,消解其可供性;通過關閉通知、集中使用、主動搜索、制造冗余的方式剪裁手機文本,抵抗手機依賴;通過情境綁定、功能分割、模擬情境、家庭關系的方式謀劃手機使用情境,打破頑固慣習。此外,堅持在線打卡是反技術依賴小組獨特的戰(zhàn)術。打卡內容主要是定期記錄在地實踐的進展情況,例如屏幕接觸時間、使用技術的方式和目的、替代性的選項等,還夾雜著零散的個人體會、感受、觀察和思考。如前文所述,這是對私域行為公開地媒介呈現(xiàn)。對于發(fā)帖者來說,在線披露既是對抵抗實踐的證據(jù)展陳,又是對救贖行動的自我書寫和銘刻。而回帖則有可能為發(fā)帖者調整戰(zhàn)術提供思路,為其延續(xù)在地實踐提供支持和動力。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戰(zhàn)術中不乏對技術的挪用,例如用某些軟件監(jiān)測使用時長、用老年機替代智能機、用網(wǎng)頁代替App。換言之,抵抗者們試圖用技術來解決技術的問題。由此,技術既是批判的武器,又是被批判的對象。這種用技術來替代、打敗技術的戰(zhàn)術一方面暴露了抵抗實踐存在的矛盾和悖論,另一方面確證了技術體系的綿密裹挾。某種程度上,這為抵抗實踐收效甚微埋下了伏筆。

4.3   盤點抵抗技術的結果

中肯地說,簡單地以失敗或成功來定論反技術依賴小組的抗爭行動,有可能錯失他們在地實踐的具體細節(jié),遮蔽人與技術交涉的復雜變化和生動圖景。尤其可能忽視其自我披露的細膩體感及所映射出人與技術的多種維度和面向。因此,有必要認真檢視抵抗者對抗爭行動的自我書寫和定義。在定期打卡和經驗分享式的媒介敘事中,成員們主要從兩個方面盤點了自身的抗爭實踐:一是回顧、記錄、反饋日常行動的實際情況和進展。二是披露個人的親身體會和感受。具體來看,抵抗的在地實踐是多種多樣的:有人嚴格自律、堅持不懈地進行自我試驗,也有人搖擺不定,行動時斷時續(xù),還有人只把抗爭停留在思想層面;有人在盡力尋找可替代技術的方案,也有人在突然剝離技術時手足無措,事事遇阻;有人興致勃勃地重新安排生活秩序和內容,也有人不知道隔離技術后空余的時間該做什么;有人在抵抗受阻時變換戰(zhàn)術,也有人順勢投降,就此放棄……當然,個體在抵抗實踐中的身體感受也各不相同:有人在自控中找回自主感,獲得成就感,也有人在失控時感到自責、失望、慚愧;有人在重整生活秩序中體會到充實和快樂,也有人在行為調整期極度不適應;有人在暫離技術時獲得了片刻寧靜,感覺身心清爽,也有人惶惶不安、悵然若失;有人在抗拒既往技術習慣時意志堅定,也有人反復搖擺,備受煎熬。對此,有人感嘆,沒有手機網(wǎng)絡的生活,云很美,花樹很美,真的很愜意。也有人坦言,剛開始的時候有很強的新鮮感”“到后來就慢慢忘記了自己的挑戰(zhàn)不得不承認,初期戒手機時像戒毒一樣,全身像有螞蟻爬行,坐立難安。最終,有人宣告自我試驗成功,感覺時間又變成我自己的了/感覺生活更多地能被自己掌控了”“很充實很快樂很幸福很有滿足感;也有人在自我約束和行為失控之間擺蕩,卸載某軟件后又重新下載安裝”“思想松懈時無意識地過度使用”“在強制性的戒斷后迎來報復式的使用,最終宣布挑戰(zhàn)失敗,回到了從前;還有人在實踐中斷后復歸,嘗試發(fā)起新一輪自我挑戰(zhàn)。

不管是對實際行動的詳細記錄,還是對具身感受的真實披露,都并非是毫無意義的流水賬。相反,它們是抵抗者對自身在地實踐進行盤點和檢視的媒介書寫,是對抗爭行動進行自我評價和意義解讀的重要指標。作為反技術依賴小組實施抵抗實踐的具體證據(jù),它們披露了不同主體的抗爭故事,刻畫了不同的抗爭者畫像,展示了弱者微民的抗爭藝術。表面上,這些自我報告相互矛盾,實質上卻并不對立,恰好真實地展現(xiàn)了人技交互的多種情形、人技博弈的生動細節(jié),以及人與技術各有的悖論和辯證法。抗爭主體的媒介披露表明,個體的抵抗實踐并非順暢,而是時有中斷,是在斷續(xù)中隨著抵抗主體的意愿而推進或終止。意識層面的覺悟與行動層面的抵抗存在斷裂和落差,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抗爭行動的效力。不能否認的是,無論自我評定是失敗還是成功,抵抗實踐都對主體產生了某些影響:對自我拯救成功的人而言,新的行為模式可能被固化成新習慣;對自認挑戰(zhàn)失敗的人而言,只要認知失調的問題沒有解決,由技術異化所塑造的身體感會頑強地敦促他們重歸平衡。某種意義上,抵抗的實施在主體和技術之間打開了一道裂隙,為個體掙脫技術體系綿密的裹挾提供了某些可能。

總的來看,反技術依賴小組的抵抗實踐是一場由不同主體在個人生活場域發(fā)起,聯(lián)通線上和線下不同空間,涉及話語討論、媒介銘刻和具身行動的自我救贖。在這場人與技術的較量中,人的主體性、能動性、軟弱性、惰性等多種面向,以及技術體系的強大規(guī)訓力和可掌控性都展露無遺。這些多樣性的貼地描述打破了關于人技互動、人技關系的二元想象和認知。它表明人與技術之間并非簡單的主/客、控制/被控制的靜態(tài)關系,而是彼此依賴、互動共生、不斷博弈的動態(tài)關系。事實證明,在日常生活的場域中,人與技術之間存在一種持續(xù)的張力,兩者之間的角力于不被關注的角落無聲上演。這是日常生活中的微觀政治,是微民們沉默抵抗的生活詩學。

結語

對豆瓣反技術依賴小組的在線考察表明,個體并非麻木不仁的技術使用者,亦非溫順的、毫無抵抗的被規(guī)訓客體。他們對自身與技術的關系及其所處境況有不同程度的意識和覺悟。而這些糅合了具身認知、傳媒話語和學術觀點的綜合產物,為抵抗技術構建了合法語境。雖然技術系統(tǒng)織就了一張龐大綿密的網(wǎng)絡,裹挾著微不足道的個體,但是它并非鐵板一塊。個體自主性所迸發(fā)的內驅力讓他們在技術網(wǎng)絡的間隙中找到了越軌、斡旋、抵抗的空間。五花八門的戰(zhàn)術在此輪番上演,以抵抗技術的規(guī)訓和異化。抵抗者的媒介自白表明,這些抗爭行動的鋪展并不平順。既有的習慣和身體感形成一股向心力,與新的習慣和身體感所形成的離心力相互拉扯。個體身處漩渦的中心,既要應對外在的技術體系施加的結構性壓力,又要對抗自身思想和行為模式所具有的強大慣性。戰(zhàn)術的實施又與個體所能占有和挪用的資本密切相關。這包括社會資本、經濟資本、文化資本、技術資本等。這些資本限定了個體在技術場域和社會結構中的位置,一方面為抵抗實踐提供了工具和資源,另一方面又直接限制了抗爭的可行路徑和斡旋空間。對抗爭行動在地實踐的媒介書寫,是個體對原本不可見的微觀政治的公開呈現(xiàn)。它既是技術抵抗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為確證抗爭的實施提供證據(jù),又是個體為自我救贖行動立下的傳記。因人而異的抵抗敘事在數(shù)字空間被銘刻、傳播、閱讀、討論,逐漸聲勢浩大、引人注目,進而引發(fā)傳媒關注,引起公眾檢討反思。

有必要指出的是,以反對技術異化為出發(fā)點的抵抗實踐有可能導致新的異化。面對技術體系制度化后所具有的強制性和約束力,個體往往自覺無力對抗,難以逃脫。雖然個體盡力探尋可替代技術的方案,但是實際踐行困難重重。這一方面加劇了技術帶來的窒息感,另一方面擠壓了個體抗爭的空間,迫使抵抗者轉向自身,把告誡自己合理使用技術作為權宜之計。另外,囿于個人視野和認知有限,反技術依賴的抗爭行動被嚴格限定在微觀的個人生活層面,被定義為具有救贖和解放意涵的自我試驗或挑戰(zhàn)。換言之,個體的技術抵抗只是指向抗爭者自身,并未觸及龐大的技術體系和社會結構及其背后看不見的所有者、控制者。逃離技術體系巨大向心力的戰(zhàn)術只是簡單地憑借足夠的自律和自控能力抵御技術的引誘。由此,對外在技術的抗爭被轉譯成對自我的抗爭。表面上,這是抵抗者最為切近、上手、務實的迂回戰(zhàn)術。實質上,很容易讓抵抗者在意志薄弱時繳械投降,進而陷入對自我批評和否定的精神內耗中。韓炳哲認為,這種和自身作戰(zhàn)、進行自我剝削的績效主體是績效社會塑造的產物。他指出,必須警惕功績主體會在不再能夠的能夠中導向一種毀滅性的自我譴責和自我攻擊。而這種精神暴力何嘗不是技術抵抗行為異化的表現(xiàn)。必須承認的是,孤軍作戰(zhàn)式的個體抵抗實踐難以撼動技術體系的穩(wěn)固地位,但有望為個體重塑人技關系、重構生活面貌、調和認知矛盾提供某種可能。如何將這種日常生活中的微觀政治與宏觀的社會政治關聯(lián)起來,找到恰當?shù)娜思枷嗵幠J剑差D身心,是當前值得進一步探討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何道寬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19.

[2][]埃里克·麥克盧漢,弗蘭克·秦格龍編.麥克盧漢精粹[M].何道寬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359-360.

[3] []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fā)達工業(yè)社會意識形態(tài)研究[M].劉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4] []羅杰·西爾弗斯通.電視與日常生活[M].陶慶梅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4.

[5] []珍妮斯·A.拉德威.閱讀浪漫小說:女性,父權制和通俗文學[M].胡淑陳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20:14.

[6] []米歇爾··塞托.日常生活實踐.1,實踐的藝術[M].方琳琳,黃春柳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266.

[7] []米歇爾··塞托.日常生活實踐,實踐的藝術[M].方琳琳,黃春柳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266.

[8] 馬新瑤.“馴化回環(huán):手機抵抗者的去馴化實踐[J].新聞記者,20223):70-85.

[9] 陳陽, 呂行. 控制的辯證法農村青少年的短視頻平臺推薦算法抵抗——基于理性非理性雙重中介路徑的考察[J]. 新聞記者, 2022771-87.

[10] 豆瓣用戶“Alyssa”.組長的話[EB/OL]. ,2022-08-25.

[11] 鄭全全.中文版譯序[M].利昂·費斯汀格.認知失調理論[M].鄭全全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6.

[12] 余舜德.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A].余舜德編. 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C].臺灣:清大出版社,2008:3-39.

[13] 豆瓣用戶“是但-”. 過去一些反技術依賴的碎片[EB/OL].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34285957/?_i=52430387AWZ_nj, 2022-08-25.

[14] 豆瓣用戶“馬嵬奏霓裳”.合理運用長輩模式與青少年模式[EB/OL]. ,2022-08-25.

[15] 豆瓣用戶“glorialee”. 繼不使用智能手機實驗一周年(極簡真的有用嗎?)[EB/OL]. ,2022-08-25.

[16] 豆瓣用戶“Alyssa”.組長的話[EB/OL]. ,2022-08-25.

[17] 豆瓣用戶“桃子醬”.關于放下手機的思考與實踐[EB/OL]. ,2022-08-25.

[18] 豆瓣用戶“芋泥啵啵圓圓”.少玩手機多現(xiàn)充我的生活能有什么改變[EB/OL]. ,2022-08-25.

[19] 豆瓣用戶“H結尾”. 放下手機,嘗試數(shù)字化極簡[EB/OL]. ,2022-08-25.

[20] 豆瓣用戶“blue”. 玩手機一天感覺很空虛但是不玩又很無聊不知道做什么[EB/OL]. ,2022-08-25.

[21] 豆瓣用戶“家養(yǎng)廢柴”. 短視頻真的會大幅降低思考能力[EB/OL].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5250115/?_i=52434027AWZ_nj,2022-08-25.

[22] 豆瓣用戶“我係cc”.嘗試戒掉手機[EB/OL]. ,2022-08-25. 

[23] 豆瓣用戶“歡迎算命”.終于下定決心開始戒手機了[EB/OL]. ,2022-08-25.

[24] 豆瓣用戶“Helvidius”.手機對我的危害,親身經歷[EB/OL]. ,2022-08-25.

[25] 豆瓣用戶“Helvidius”.手機對我的危害,親身經歷[EB/OL]. ,2022-08-25.

[26] 豆瓣用戶“靠靠你起哇”.手機使用記錄打卡[EB/OL]. ,2022-08-25.

[27] 豆瓣用戶“靠靠你起哇”.手機使用記錄打卡[EB/OL]. ,2022-08-25.

[28] 豆瓣用戶“Alyssa”.組長的話[EB/OL]. ,2022-08-25.

[29] 豆瓣用戶“Alyssa”.組長的話[EB/OL]. ,2022-08-25.

[30] 豆瓣用戶“浪費一點點”.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失去某些必備技能了[EB/OL]. ,2022-08-25.

[31] 豆瓣用戶“浪費一點點”.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失去某些必備技能了[EB/OL]. ,2022-08-25.

[32] [加]埃里克·麥克盧漢,弗蘭克·秦格龍編.麥克盧漢精粹[M].何道寬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178.

[33] 豆瓣用戶“遙遠的地平線”.關于手機負面影響的一些體會[EB/OL]. ,2022-08-25.

[34] 豆瓣用戶“遙遠的地平線”.關于手機負面影響的一些體會[EB/OL]. ,2022-08-25.

[35] 豆瓣用戶“蟲蟲愛吃素”. 手機代替了腦袋[EB/OL].  ,2022-08-25.

[36] 豆瓣用戶“且住”. 如果視頻中的裸體,和視頻前的自己有著一張一模一樣的臉?[EB/OL]. ,2022-08-25.

[37] 豆瓣用戶“豁楞豁楞”.微信小程序讓刪APP失去意義[EB/OL]. ,2022-08-25.

[38] 豆瓣用戶“momo”.感覺現(xiàn)在沒有手機去外面活不了只能流浪街頭[EB/OL]. ,2022-08-25.

[39] 豆瓣用戶“等會出去吃飯”. 考研擺爛瘋狂玩半年手機之思[EB/OL].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6150504/?_i=52424947AWZ_nj, 2022-08-25.

[40] 馬新瑤.“馴化回環(huán)”:手機抵抗者的“去馴化”實踐[J].新聞記者,2022(3):70-85.

[41] [美]利昂·費斯汀格.認知失調理論[M].鄭全全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2.

[42] 豆瓣用戶“CONFESSION”. 我找到了戒掉電子設備的最好的方法[EB/OL]. ,2022-08-25. 

[43] 馬新瑤.“馴化回環(huán)”:手機抵抗者的“去馴化”實踐[J].新聞記者,2022(3):70-85.

[44] 豆瓣用戶“瑕”.戒斷網(wǎng)絡沉迷[EB/OL]. ,2022-08-25.

[45] 豆瓣用戶“勇敢的小狗汪汪”. 把不玩手機搞成一種習慣[EB/OL]. ,2022-08-25.

[46] 豆瓣用戶“Marks mark”.沒了手機我們能做些什么?[EB/OL]. ,2022-08-25.

[47] [德]韓炳哲.倦怠社會[M].王一力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20.

 

作者簡介:劉婷(1988-),女,湖南益陽,傳播學博士,長江師范學院傳媒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傳播理論、媒介研究。